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不同人群看社会慈善救助
——“北上广”市民看社会慈善救助民调报告之二

发布日期:2012-4-5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近期进行了“北上广市民看社会慈善救助”民调,以分层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共2012位市民。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不同城市、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社会慈善救助状况的看法,同时了解他们的参与意愿差异。

1、不同城市的评价特点

对社会慈善救助状况,广州市民评价更差。广州市民认为目前社会慈善救助活动“太少了”,及认为其作用“不大”或“没什么作用”的比例合计在五成左右,在三城市中是最高的(见表1)。

 


广州市民对媒体组织的救助活动更为信任。与北京、上海更多市民信任“政府部门”,而很少人信任“媒体”不同,广州市民更多地信任“媒体”,被选比例高于“政府部门”(见表2)。

 


2、不同受教人群评价特点

学历越高者,对社会慈善救助现状评价越低。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者中,达51%的认为目前救助活动“太少了”,并认为其作用“不大”或“没什么作用”,合计比例较初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明显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3)。

 


高学历者不愿参加救助活动主要是“不信任组织者”,与低学历有显著差异。不愿参加的受访者中,50%的高学历者表示是因“不信任组织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历人群;相反,近五成低学历者是因“自己也有困难”(见表4)。此外,学历越高的受访者,越认为“郭美美事件降低了民众参与社会慈善救助的热情”。

 


学历越高者对发展障碍的认识越充分,尤其在立法和透明度方面最突出。对于发展社会慈善救助事业的主要障碍,高学历者选择比例均高于低学历者,尤其是“缺乏立法”和“救助机构透明度不够”差异最为显著,两者落差达20~30个百分点(见表5)

 


3、不同年龄群体评价特点

越年轻的人,认为救助活动越不足,参与意愿越高。超过五成的年轻人(25岁以下)认为目前救助活动“太少了”,比例远高于老年人(60岁以上)近20个百分点;且达86%的年轻人表示愿意参加救助活动,其中以“当志愿者”为主要参与方式,该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相对地,年龄较大者,选择“捐钱”的比例更高(见表6)。

 


年龄越大者,对政府组织的救助活动更信任。中老年和老年人对政府组织的救助活动更信任,比例过四成,明显高于年轻人(见表7)。此外,达84%的年轻人认为“民间组织应在社会慈善救助中发挥更大作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主要结论:

——相较北京、上海,广州市民对社会慈善救助状况评价较差,而对媒体组织的救助活动更为信任。这得益于广州传统媒体的发达,也与近年广州媒体常主动发起救助活动,如“G4落力帮”和近期“全城义剪”救白血病女童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广州市民看到媒体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加强了其对媒体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媒体持续报道,市民看到个人力量一时的聚集只能救急却无法深入持续地救助,从而引发对社会常态救助机制的不满。

——学历越高者,对社会慈善救助现状评价越低,同时对发展障碍的认识越充分。反映出知识水平高低对社会慈善救助现状及发展的判断有着重要影响。

——从不同年龄人群来看,年轻人参与积极性较高,并更多地愿意身体力行当志愿者,而且对民间组织作用给予更为正面的认同感,这些都将有利社会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


    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报告数据源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2年2月份进行的“北上广市民看社会慈善救助”民调。本调查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传统老城区和已形成都市形态的新城区90%以上的街道及镇,各市行政所辖的郊区及市县不纳入本项目调查。总样本为2012位年龄满16周岁及以上的市民,各市样本量按调查范围内常住城镇人口比例配额。在95%的抽样置信度下,三城市调查总体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2.2%。

本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法收集数据。抽样框以民意中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居民电话访问源码库”建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家庭电话号码为样本。调查中同时采用“生日法”,邀请被抽中家庭中生日最靠近访问当天的成年人接受电话访问,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段、受教育程度的市民,符合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人口的性别、年龄基本特征。

除了抽样误差之外,访问用语及实际操作均可能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如加大误差或引起偏见。

具体抽样方法请参见中心网站(www.c-por.org)上“我们的方法”;完整数据请查阅中心网站“数据库”。               

                        (项目负责人、执笔人:梁幸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