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面对疫期资金流动性危机,民企急盼金融政策“止血”和“输血”

发布日期:2020-04-02


编者按: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此前开展疫情对本地民企影响的3次专项调查,根据追踪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在疫情影响下面临的巨大经营压力和困难,并结合国内外因应疫情出台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以下分析报告。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渐受控,大部分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然而,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3月的民营企业专项追踪调研显示,众多民企复工复产后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困难,包括没生意做、原材料紧缺、员工不到位等问题越发突出,没有收入,租金、税费减免幅度小,账上所剩资金越来越少。超过四成受访民企表示账上资金支撑不过两个月,不得不采取减薪、停薪、停业等自救措施。眼看着疫情全球化,国内经济必然再受重大冲击,而当前许多政策却无法为民企解困,不少民企预计到五、六月份极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倒闭潮、失业潮。从民意中心企业调研来看,当前民企因疫情陷入了资金枯竭的流动性危机。必须指出,这并非是民企的经营不当或产业结构等问题引发,纯属疫情“天灾”不可抗力所导致。若此时政府不及时“出手”,资金流动性危机必然转化为大批民企倒闭、大批民众失业的经济危机,随着危机深化,社会难以长治久安。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到各地政府出台了许多“助企”、“暖企”的政策,但在民企看来,这些政策,尤其是要解决企业资金枯竭困境的金融政策,仍是无力又无可操作。一是,当前央行降准却不降息,各地商业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没有降低贷款利息的空间,企业难以从中受惠。二是央行虽通过降准、发放债券等“放水”,各地银行手上有更多的钱,但相对国企,民企大多不被银行“看好”、受歧视,长期“融资难、融资贵”;当前疫情影响下,民企的“资产负债表”更难看了,按照银行现有评级制度都是“烂企业”,根本不可能放贷给民企。于是各地银行仍然把“水”放到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越走越低,民企融资利率居高不下,造就货币市场“水漫金山”、实体经济“一片大旱”冰火两重天的魔幻现实。


事实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民企,它们都是国家宝贵的、优质的资产;它们只是因疫灾一时“缓不过气”,及时“抢救”就能活下来。在民企看来,要解决资金枯竭的流动性危机,金融政策必须“止血”和“输血”。


“止血”政策,是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降低利率,并推迟企业归还本金和利息的期限。早在2月初的民意中心的调查已显示,近四成民企表示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还贷款压力大”。最新调研更表明,不少民企资金枯竭最大原因是银行的债务,目前政策对这些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均是“号召”、“鼓励”,仍是无实质办法细则可依;即使有些银行开始降低利率,也仅是针对增量贷款,存量贷款的利率依然纹丝不动,未能对已背负贷款的民企纾困。如果还款压力可缓解,不少企业认为当前资金还可以撑一段时间,如半年甚至一年。


“输血”政策,是要政府大规模动用财政,为企业在短期内提供资金流动性支持,包括普惠性贷款、补助以及对重要、骨干民企“入股”、“参股”、融资担保等。同样在2月的调研中,受访民企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贷款、补贴、融资等各方面扶持措施,其中最突出的诉求包括“提供租金、水电费等补贴”(84%)、“降低融资成本”(62%)、“简化流程,加快放款”(57%)、“增加信用贷款”(41%)等。银行等金融机构毕竟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少企业表示银行只会做锦上添花之事,从来都是见死不救的。所以,必须由政府站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立场出发,及时对民企伸出最有力的援手,让民企实实在在拿到贷款、补助或融资,协助民企度过这次资金流动性危机。疫情结束经济必然复苏,到时这些民企还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如果此时不“输血抢救”而倒闭了,工人和技术全散了,往后将难以重建。


疫情防控战我们能取得胜利,救治了上万民众;经济保卫战已然打响,相信“止血”、“输血”政策及时到位,同样能救活我们民营经济,让万千民企步出困境再次出发,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