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垃圾分类不缺民意,缺的是政府行动力

发布日期:2012-5-25
 

垃圾处理议题在市长亲自出面力推下,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纷纷建言,各大媒体连连报道,再次引发全城大讨论。从目前来看,虽思绪万千,意见繁杂,但焦点仍是紧紧围绕着“先分类”还是“先焚烧”这一核心议题上。然而,市民对此共识在三年前已达到空前高度。民调显示,在2009年,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必要且时机成熟的比例已达到86%,较1998年同类调查数据更是大幅上升了20个百分点;而且,市民普遍反对垃圾不分类减量就一烧(埋)了之,高达93%的人认为“垃圾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首先要进行分类减量。” 也就是说,垃圾处理首先是做好分类减量,然后才来谈“填埋”还是“焚烧”。更为重要的是,超过九成人表示自己愿意积极配合垃圾分类,较1998年又上升了10个百分点,可见,经过十多年,垃圾分类不仅形成强大共识,还不缺民众参与热情。但这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政府切实推行,对此,达86%的市民持认同态度。

对于垃圾处理,民意共识是浅显而不复杂:垃圾先分类,政府先行动。可怪事来了,民调十四年了,却迟迟不见政府有效行动,仅有个别试点在爬行。直到今天,政界、学界精英还在研究来研究去,全城再度翻烧饼式的议来议去。若说时间大把,这样做无可厚非。然而,市民一边听着官员、专家每天说着“两三年就要垃圾围城”、“广州无资格垃圾围城”、“垃圾填埋污染多严重”此类恐怖袭击式语言,焦虑不断加深;一边陈市长又说盼退休前见效,这意味着议了十四年,市民至少还要耐心等上个五、六年?若陈市长官场进步,继续高升,那岂不是要等8年10年?

为什么垃圾分类这么难推动?2010年,时任广州市长都派团到台湾考察学习了,但垃圾分类还在试点试点,未能全城推开。难道是官员们行动能力不足?非也!看看在某些公共事务推进上,有关部门的行动力却是惊人的!如提水价,10多年来提了6、7次,有关部门为提价多番宣传“保驾护航”,为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连喊“亏损”,邀听证代表实地参观其“惨况”。而最近这次水价更是破纪录地提价五成,执行起来雷厉风行,方案一批下来一周后就实施。对比便明白,官员们的行动力取决于一个字上:“利”。提水价,有利可图,即使民声沸腾也可不屈不挠;同理于垃圾焚烧,因专营权、发电补贴而有了经济利益主体,焚烧项目不仅坚定不移推行,还从一个项目“大跃进”成了六个。相反,垃圾分类,虽有强大民意,受益的是全社会和全体市民,但对官员们来说是投入付出比得到要多,甚至连政绩也谈不上。“经济人原理”告诉我们,在垃圾分类市民共识已成10多年的今天,官员们还一直在等,但等待显然不是民意。

垃圾分类,早不缺民意共识,也不缺公众参与热情,最缺的是政府行动力;即使强大民意凝聚多年,却因无利益驱动,10多年分类工作开展得拖拖拉拉,惨不忍睹。也许,在垃圾处理议题漫长讨论过程中,我们最大的启发,不是专家学者、市民代表提了什么好意见,也不是政府诚意有多重要,而是政府要赶快行动了,不管有利还是无利可图,为子孙后代幸福,再难的事也要一马当先,敢碰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