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报告
社会生活民调
大多民众支持开罚“中国式过马路”,并认为会有效果
——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北上广市民看法民调报告
发布日期: 2013-5-27
近期,多个城市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给予罚款处罚,引起了社会热议。为了解民众对开罚“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3年4月进行了民调,本调查以分层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共1500位市民。具体抽样和调查说明详见文后“调查与分析方法”。
一、“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民众大多表示常见,普遍认为需要治理
对本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表示“常见”的受访者多达83%,表示“不常见”的只有15%(见图1)。
对此现象,大多数民众认为“需要”治理,比例高达89%,认为“不需要”的受访者仅8%。
二、多数民众支持罚款,认为这对减少“中国式过马路”有效果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进行罚款,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支持”,比例为79%,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见图2)。
对通过罚款来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表示“有效果”的受访者比例达68%,而认为“没效果”的人也不少,为22%(见图3)。
分析发现,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者认为罚款没效果的比例较高,为27%,明显比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多出9个百分点;此外,与日常乘坐公交出行的人相比,自己开车人群认为罚款没效果比例更高,为27%。
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报告数据源自本中心2013年4月进行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北上广市民看法”民调。本次民调覆盖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传统老城区和已形成都市形态的新城区90%以上的街道及镇。总样本为1500位年龄满16周岁及以上的市民,各市样本量按调查范围内常住城镇人口比例配额。在95%的抽样置信度下,三大城市调查总体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2.5%。
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法收集数据。抽样框以本中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居民电话访问源码库”建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家庭电话号码为样本。调查中同时采用“最近生日法”,邀请被抽中家庭中生日最靠近访问当天的成年人接受电话访问,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段、受教育程度的市民,符合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人口的性别、年龄基本特征。
除了抽样误差之外,访问用语及实际操作均可能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如加大误差或引起偏见。
具体抽样方法请参见本中心网站(www.c-por.org)上“我们的方法”;完整数据请查阅本中心网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