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问题与解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关于我们

问题与解答

 

1、问:为什么1000人的民调可以代表一个城市上千万人的观点和感受?
    答:
这个问题,我们常被人问到,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传媒朋友,包括政府官员,都很觉得民调用1000人就可以代表上千万人的意见是件神奇的事情。
    我们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或许能更好地明白:如果有一大锅汤,我们均匀搅拌后,随便在锅中舀一小口汤来尝味,便可知道整锅汤的味道,是不需要喝完整锅汤才知道味道如何。同样道理,经过科学的抽样,那抽取的1000人,就如那“一小口汤”,可以准确估测出总体,即那整锅汤的味道。
    从民调角度来看,1000人的样本代表上千万人,只要抽样科学,是很可以接受的状况。在美国,2亿多人口的民调,许多情况下,著名机构进行的民调,受访样本也就1000-2000人。

2、问:谁会关心民调?
    答:
好的民调反映了公众舆论和社会意见的取向,反映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因此决策机关会关心民调。我们这个非政府民调机构,还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年),由当时中共广州市委书记谢非、市长朱森林、市委副书记张汉青提议成立的。
    对于我们的民调,使用数据、结论做过批示的副市长以上的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名单可是一长串,如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黄华华、朱森林、张汉青、高祀仁、欧广源、陈开枝、张广宁、杨资元、黎子流、林树森、卢瑞华、游宁丰、钟启权、徐少华、许德立、陈建华等,仅2002年至2011年7月初,约47位副市长以上的省市领导做过的批示就多达170次。全国来看,恐怕也没有一个研究机构有过这样的记录,更何况我们还是一个民间机构。
    此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传媒以及普罗大众也都会关心民调。因为人们都需要了解别人的想法。因此,我们的民调每年在各传媒、网站上报道多达上千次。当然,好的民调,也就是科学的民调,才能被人关心。

3、问:为什么我可以相信你们的民调?
    答:
我们掌握了先进的民调方法和技术,也有着20多年的全国历史最长、内容最丰富的民调实践,在此基础上把握民族和人文传统,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汲取国际著名民调机构的有益经验,我们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研究规范、抽样规范、调查规范、数据处理规范和工作守则。我们特别注重在民调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抽样,保证调查的代表性和置信度,以及实施严谨的调查,保障数据质量。
    经常有人担心我们的民调数据会作出人为的调整和修改,因为现在的社会常见“数字出官”的现象,担忧我们会不会因为压力而调整或篡改数据。但我们是独立的民调机构,立场是作为社情民意的“化验师”,而不是用数据作“化妆师”。所以,我们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公开民调数据。

4、问:民众是不是真的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答:
民众对大部分的问题都会持有自己的意见或者态度。不过也有可能受访时不太清楚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或态度是什么。如果发生这种情形,或者他不愿意发表意见或态度,可以选择“不清楚”、“难说”等选项,也可以选择“不愿透露”。

5、问:我所认识的人意见都差不多,民众意见差异大吗?
    答:
一般来说,拥有共同生活圈或社交圈的人,因有共同经历,或共识走到一起,所以相互认识的人对社会看法和意见会比较接近。但我国人口多、地域广、民众谋生和生活方式多样,社会群体明显分化,导致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倾向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如菜贵了,农民满意了,市民不满意,菜便宜了,市民满意了,农民又不满意了。所以通过民调,我们常常能看到民众意见差异是存在,有时甚至很大。

6、问:各种征询意见表能称为民调吗?各种测评是不是民调?
    答:
各种征询人们意见的表格,泛意义上说是一种民调,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征询意见的表格并非民调。这是因为民调的本质是反映样本代表总体人群的舆论状况、特征及动态,要求抽样必须是科学的、严格的,样本具有总体代表性的,而征询人们意见的表格是不具备这些基本要素的,其意见汇总并不能简单推论为某个总体人群的意见。
    同样的,大多数测评也没有进行科学抽样,只是当事人的评价和态度,无法推论到社会总体舆论上,因此也不能称之为民调,只能称之为“评比”或“测评”。

7、问:民意调查与社会调查有什么不同?
    答:
广义上说,民意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但狭义来看,民意调查更侧重于对社会总体舆论的严格推论,主题多是对社会状况、民生事务、公共事务和政府决策等的舆论评价,而社会调查不强调总体推论,主题也更为广泛多样化,主要是社会事实、行为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举例来说,“大学生就业状况公众评价”属于民调,它的调查对象是常住居民,目的是了解大学就业状况的舆论是怎样的,而“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属于社会调查,调查对象是在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目的是把握大学生的就业的真实情况。(详见“什么是民调”)

8、问:民意调查跟市场调查有什么不同?
    答:
这两种调查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主要区别在于调查的主题。所谓民意调查,又称舆论调查,是通过调查如实揭示公众意见和社会舆论状况、特征及动态的。市场调查主要是对市场营销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包括对市场环境、市场状况、销售可能性、消费者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详见“什么是民调”)

9、问:问卷调查就是民意调查吗?
    答:
问卷调查可以用作民意调查,也可以用于其它调查,如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可以使用问卷调查,也可以使用访谈调查等形式。所以,问卷调查是根据调查工具定义的一种调查方式,而民意调查是根据其研究内容性质定义的一种调查类型,两者有着本质性的差异。(详见“什么是民调”)

10、问:你们开展农村民调有什么意义?
    答:
2011年我们开展了广东省覆盖21个地级市的农村电话访问调查,这是多年来首次的农村民调。我们之所以开展农村民调,首先是因为我国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六成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关系着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近年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注意到,在一些中央级的媒体网站,一级栏目里都没有农村、乡村、农民等栏目,可以想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的地位是怎样的了。所以,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农村民意,而且我们知道农民由于地域分散、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制约,缺乏意见表述的渠道和途径,不擅于或者不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是“沉默声音”的典型,尤其值得关注。
    在我们的民调中,一些受访村民滔滔不绝谈了许多看法,欲罢不能,从中又可以看出,缺乏意见表达渠道与机制,是农村的重要问题,一些村民、农民,并不甘心这种沉默状况。由此也让我们倍感农村民调的重要。

11、问:农村民调难不难?
    答:
与城镇民调相比,农村民调的难度会大上许多许多,这是因为农村的文化水平、劳动时间、生活模式、电话普及、通话质量与城镇有较大区别,在我们进行多次的试调查就已经发现村民难以理解某些问题,甚至拒绝表达对政府工作、村干部工作的看法等情况,有些人对“满意”和“比较满意”两个选项还难以区分,认为都是“基本满意”。这些都为民调的开展造成了许多困难,需要花费数倍的人力、物力。但是,我们克服了这些重大难题,成功在省级地域规模上将民调引入农村,再次开创了我国民调的又一先河。


12、问:民调访问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答:
当然遇到过困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我们尝试访问的所有人中,因文化和信任障碍、人们工作忙碌、更少时间在家,或者来电显示、语音信箱、隐私管理等技术的使用,使得我们接触到受访者遇到了阻碍,存在一定比例的拒访率。在这些困难中,首当其冲的是语言差异,在一个城市,郊区语言与市中心都会有明显差异,更别说距离很远的地区了。幸运的是,我们一直坚持科学的抽样、严谨的调查,这些困难并未对调查结果的有效性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13、问:为什么问题选项要用“满意”、“比较满意”、“一般”等,而不是直接打分呢?
    答:
与西方民调的答案选项使用数量化打分不同,我们考虑到中国人文思维中语境元素和习惯,我们选择使用“满意、比较满意”等语境量词作为回答选项,而不直接使用打分。
    我们坚信只有把握好了我国国情和人文传统特点,才能做出好的答案选项。特别是“一般”这种中性选项是必须设置的,它代表了受访者大体可接受,既不好也不差的状态,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的思维特点(详见“我们的问卷设计”)。

14、问:民众会对民意调查人员说真话吗?
    答: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的确会常常遇到受访者不愿回答,所以我们会在答案设置“难说”、“不清楚”,或“不愿透露”的选项,留出了空间。虽然有时受访者态度不明确,但这也是一种舆论类型,我们的民调同样会关注。而对民调员不说真话的情况相信是会有的,但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因为我们的问题多是社会状况的评价,所以绝大部分受访者会配合我们的访问员,而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如收入、职业等,会有部分受访者拒绝透露或可能答案不真实。

15、问:我为什么就应该接受民调?
    答:
我们的很多民调都是针对包括你在内的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选到了你,并非刻意挑选你;通过参与民调,你可以反映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观点;更重要的是,一定有些人与你的看法相近,你在民调中的意见代表着那些人;通过民调汇集民意,有利于帮助政府作出更加切合民意的决策,也有利于你及一些人的意见被别人了解。

16、问:我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民调吗?
    答:
很感谢有人想自愿参加我们的民调,但调查是不允许这样做的。自愿报名参加所得到的调查样本为“非概率样本”,其结果不能推广到整体民众。随机样本是调查的关键,随机能保证每种类型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几率被抽选到。(这就是为什么概率样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详见“我们的抽样”)。

17、问:如果我接受访问,我的意见重要吗?
    答:
您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受访者充分、真实对我们的问题做出回答,那么汇集的无数民意经过研究分析后,才能为政府的民生事务决策、为各类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有意义的公共资讯。如果某些民众不愿发表意见的话,那么民意调查结果就不能代表当地人们的所有观点。

18、问: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被选中做民意调查?
    答:
你与居住在附近的其他人有同等的几率去参加民意调查。但如对于一个广州地区的1000人调查来说,这个几率只有1/10,000。因为广州地区有1000万的成年居民,而我们的民意调查对象只是代表性的抽取大概1000个人。为了确保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几率被抽取到,被访者的电话是随机抽取的。对于每个民意调查,这个过程是独立操作的,所以每次你被抽取的概率都是1/10,000。我们很希望,在下次民调中,你能够被抽中,我们会认真了解你的意见。

19、问:怎会打电话到我家来?怎么知道我家电话号码?
    答:
电话号码是由电脑随机生成的,并不是我们事先知道这个号码是哪一个人的。简单来说,任何电话号码都有相等的机会被系统随机生成为样本。所以在电话接通前,我们是不知道电话户主的其他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地址等。

20、问:我的答案,会不会被别人知道?
    答:
由于我们调查时,并不记录受访者的姓名和具体的家庭地址,所以问卷上填写的信息并无法落实到具体哪一个人,而且对于电话号码我们是严格保密的,不向外界透露,这是我们基本的职业操守。所以受访者可以放心回答我们的问题。你的答案只是在我们对意见汇总中汇聚进来,成为全部受访者意见的组成部分。

21、问:为什么收入、学历、年龄要被问到?
    答:
因为我们的民调需要关注不同群体意见差异,青年人和老年人,高收入和低收入,对相同一个问题,如住房保障和商品房会有什么意见差异,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的民调会问到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性别、职业、居住区域、学历、月平均收入、年龄等。

22、问:街头访问或网络调查,这类调查称为“民调”,结果可信吗?
    答:
在这些调查中,“抽样”就是那些碰巧上街、上网并且决定回答问题的人。这类样本经常导致具有缺陷的结果,那些自愿参与调查的人或倾向于更加极端,或者他们的观点与不愿参与调查的人具有很大差异性。所以,这些样本绝不可以说是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也就不能对目标总体推论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只能说是“受访人意见”,而不是某种“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