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民营企业恢复元气的主要困难

发布日期:2023-06-08


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复苏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应是几年来风险最低的时候,国家已作出重大政策调整,但经济复苏势头远远低于社会预期。根源是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对民企的融资和信贷收紧,导致民企元气疫后更加衰竭。



一、疫后民企元气更为衰竭


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要“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切中了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民企元气在过去三年大伤后,今年还进一步衰竭。


1、民企元气难以恢复,还在继续衰竭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民企的收入和利润都呈现负增长,其中利润大幅下降了22.5%,如此深度的负增长多年来极为罕见。不仅是制造业,其他行业都有类似情况,从事服务业的民企、民营的医院和教育机构,在疫后出现一大批严重亏损、破产关闭的情况。

民企元气衰竭,生机和活力恢复不了,直接导致经济恢复乏力、PMI下行,状况令人极为担忧。近日刚刚公布的PMI数据中,今年5月份我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连续两个月下降,降至去年7月份的水平(52.5%)。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8%,已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由3月份的58.2%降至54.5%,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等主要指标,近三个月均呈下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3.8%,比去年疫情严重的6月份(54.3%)还要低。

民意中心今年3月份调研显示,多达72%的受访民企对经济迅速复苏表示信心不足或没信心,有54%的受访民企预期二、三季度困难增大。


2、企业家敢闯、创业精神严重受挫

元气衰竭还体现在更为根本的精神层面。在民企看来,当前困难比过去三年还要大,强烈感到无力、无助。不仅经营陷入困境,债务纠纷、合同纠纷数量暴增,令民企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处理纠纷,无法专注恢复生产经营。

有企业家感慨:疫情的严冬难熬,疫后的春天更难熬,早知道结果是这样,前面三年就不熬不扛了,早就拉倒躺平算了。不少企业家已出现躺平的心态,有着强烈的关门结业或转让企业的“退出市场”、“退出江湖”打算。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连续一年收缩,从去年一季度的8.4%降至去年全年的0.9%,今年1-4月进一步降至只有0.4%,而同期国有控股的为9.4%。民企不仅投资放慢,还存在大量抛售资产的行为,导致物业、厂房、设备、股票等各类资产出现大范围的贬值。

不敢投资就是不看好未来。在企业家看来,当前经济环境下创业、拼闯就是“找死”。


3、社会生产力受到重大损害

民企个体受到的冲击,通过产业链、产业体系传递蔓延,令大范围的民企排山倒海似的陷入困境,构成对生产力的整体冲击破坏。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今年破产重整的企业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今年1-5月涉及破产重整的记录达14万条,分别约是2022年同期的1.9倍,2021年同期的2.5倍,其中大多数是民企。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发展起一大批优质民企,形成了非常优秀的产业生产服务体系,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体现。但疫情如洪水,不管是优质还是不良民企,都受到猛烈冲击,致使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明显下降,严重损害先进生产力。


4、“伤企”蔓延到“伤民”,民众家庭财富耗损严重

民企元气衰竭直接导致大量家庭失业、收入下降,极大冲击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引发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民众从不敢消费变成没钱消费。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与去年同比增长18.4%,但与2021年同比两年仅增长5.3%。据互联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份多地二手房挂牌量比去年年底大幅增长30%至40%;阿里平台的法拍房数量去年5月份已超过325万套,今年1-4月全国住宅法拍房挂拍量同比增长达40.44%。房子是民众最主要财富,不到最后关头都不会变卖房子。法拍房、二手房数量暴增,可见民众财富受到多么严重的影响。



二、疫后民企元气衰竭的主要根源在于融资和信贷收紧


对民企融资和信贷收紧问题,令民企雪上加霜,元气再受重创。


1、民企面临突出的融资和信贷收紧问题

金融信贷工作呈现对国企强宽松、对民企强收紧的相背而行的二元状况,对国企的支持毫不动摇,对民企的支持却动摇了,对民企的壁垒还没破除。

对民企的融资和信贷,均呈现强收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民企难以获批新的融资。今年一季度大幅增长的融资主要流向国企,流向民企的极少。例如在债券融资上不同性质企业存在显著分化,一季度信用债资金流向国企的比例高达95%,民企占比仅为3%,而且还净流出138亿。债券作为企业融资主要渠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企民企获得增量贷款的天壤之别。即使是万达、世茂、融创这种特大型优质民企,都面临融资难问题,其他民企的处境可想而知。有民营企业家感叹:现在只有“圣人”才能贷到款。

二是对民企贷款存量过度的压贷、抽贷,甚至要求追加抵押、下调征信评级。民企大量被信贷机构抽贷、断贷、压贷、追加抵押物,有些信贷机构不仅利率不降,甚至还有罚息、收违约金等变相加息的行为,给民企造成更重的负担。

三是对民企贷款存量作为“不良”而加速处置。据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网站近一年的公告显示,被信贷机构列为“不良”而进行债权处理的企业数量呈现惊人的爆炸式增长,去年3月和4月分别为9家和15家,而今年3月暴增至99家,4月更翻倍增至233家,达去年同期的15倍之多,其中大中型民企数量在显著增加。


2、扭曲的资产负债表和征信造成疫情管控后遗症,引发对民企的信贷收紧

调研发现,民企融资和信贷收紧问题源于外生的疫情不可抗力影响,在金融信贷过程中却具有内生、刚性的制度性特点。

疫情三年民企停工停业,收入锐减甚至没有收入,但还要支出成本,因此经营严重变差、资金枯竭、资产负债表变得十分难看,并且无法给信贷机构还本付息而出现债务违约,导致征信等级下调、资产贬值。需指出的是,这种债务违约源于疫情不可抗力,中央当时出台了鼓励支持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但不少信贷机构象征性的执行,令民企得不到政策帮扶,或延期的时间短、之后不再接续,民企还是无法还贷而债务违约、征信被扭曲下调。

在信贷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授信评价过程根据民企的资产负债表、征信情况自动给予分值评价,如果评分结果不符合条件,没人会违规同意放贷,而达到特定条件就会自动进入抽贷、断贷、追加抵押等环节。这套操作是硬性、固化、自动的制度化行为,个人、一般人员无法干预结果。扭曲的资产负债表和征信双重发挥作用,导致一方面正在还贷的民企被收紧信贷、被不良处置而破产关闭,另一方面大量急需资金周转、有融资需求的民企,由于达不到条件而无法获批新的贷款。疫后恢复元气过程中民企有很大的资金需求,金融部门却说民企没有资金需求,这是违反常识的,“没需求”是疫情管控损坏的资产负债表达不到要求所产生的假象。金融部门不了解现实、距离现实之远令人害怕。

资产负债表和征信本来反映的是民企受到疫情的伤害,但是在金融系统信贷工作过程中扭曲为民企自身经营不善、经营能力低下,导致部分的信贷机构对民企采取融资和信贷收紧措施。疫情三年让大量民企元气耗尽,疫后中央要求“帮助企业恢复元气”,但金融信贷机构通过扭曲的资产负债表将大量民企征信下调,这恰恰不是帮助恢复元气,而是继续伤害民企元气。这一过程把危害人体的病毒变成经济机体里的病毒,新冠病毒钻进经济机体继续产生危害,并通过金融系统进一步扩散,继续影响企业的经营,演变为疫情管控后遗症。

融资和信贷收紧在疫后再次伤害民企元气,导致经济陷入螺旋下行的恶性循环。2023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近四分之一的民企利润下降,即资产负债表再次恶化,这又会引发信贷机构对民企收紧加码、民企融资更难、经营下行加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在今年7月1日实施后,不良贷款认定将“连坐”,征信下调、不良认定会引发一众信贷机构联动对民企的信贷收紧和扼杀,让民企更加难以喘气。一些金融监管部门认为,对民企套的绳索越多、打的结越多,就越能防范风险,这是错误的思维。让民企贷不到款、丧失活力,才是最大的风险。

信贷收紧影响的不只是有借贷民企,还会通过产业链、产业体系殃及无借贷民企,成为整个经济机体的问题。对民企的信贷、融资收紧和经济的螺旋下行已打成死结,后果不容低估,不能掉以轻心。


民企在疫后最需要救济、最需要增加资金注水的时候,却遇上了多年来罕见的大范围的融资信贷收紧。



三、以搞活企业、恢复民企元气为重点,制定重大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着力于搞活企业,换来了4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活力,不仅靠国企,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民企敢闯。

我国现阶段经济问题源于疫情影响,不是经济周期的起伏,两者性质截然不同。经济周期循环下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反映的是企业优劣,经济下行是对企业优胜劣汰的大扫除。然而,疫情下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反映的是企业被疫情卷入的广度和深度,经济下行是不分企业优劣的大破坏过程,而且更是企业在疫情下受伤害越大、疫后受伤就越大的落井下石过程。当前面对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下的特定社会状况、特定企业状况,应从这最大的实际出发来实事求是,否则会放大疫情伤害、产生重大政策失误,造成错杀民企的冤案错案。因此应大力治理疫情管控后遗症,着力于破除民企遭遇的隐性壁垒,帮助民企恢复元气。

1、金融方面政策应下决心、快速、大力度的作出调整,修复民企的资产负债表和征信。应以2020年以前的资产负债表和征信作为民企融资和信贷的依据,停止使用疫情三年以来的数据;对于疫情前信贷记录良好、但疫情期间征信下调的民企,应“大赦天下”、“摘帽”。对资产负债表和征信记录的处理,应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平反“错案”,让民企迅速从疫情影响中解脱出来。

2、信贷盲目扩张是金融风险,信贷盲目收紧也是金融风险,当前更应防范对民企融资和信贷收紧引发的风险。不应避忌对民企的“宽松”,反而应通过宽松信贷,大力注水、放水来解民企之急,提振民企信心,让民企感受到“自己人”的温暖。

3、司法领域应建立起切断疫情管控后遗症传播链的防火墙,在法律上承认疫情不可抗力的责任不应由企业承担,尽可能减少企业因疫情而陷入的合同纠纷,必须坚定不移的停止动不动就封停企业、查封企业账号等搞死企业的做法,让企业从纠纷纠缠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恢复生产经营。



结 语


在企业主导下,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百年变局下国与国之间竞争,既是制度、体制、政策之争,更是各国企业之争。激活企业活力至关重要,要有十分的紧迫感,不能深陷疫情泥潭而不可自拔。激活企业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关键是把“两个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到实际金融工作中,从大、从足、从快、从实的帮助民企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