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新农合”不同村民群体评价特点

—— 2011年广东省农村医疗保障村民评价民调报告之三
发布日期:2011-11-30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10月进行“2011年广东省农村医疗保障村民评价”民调。本报告着重分析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谋生方式村民对“新农合”的评价特点。调查结果显示:

一、不同收入水平村民的评价

在所有10项指标中,不同收入水平村民评价存在差异的有7项,其他指标评价基本不存在差异。

1、“新农合”已覆盖大多数低收入村民。表示已参加“新农合”的比例,以低、中低收入者最高,为83%;而高收入者显低,为66%(见表1)。

2、“新农合”功效[①],高、低收入者评价差异明显。对于“新农合”解决看不起病问题,低、中低、中等收入者不满意度较高,达到三成及以上,明显高于中高、高收入者(见表2)。

3、收入越低的参保村民,对承受看病费用的安心感越低。其中低收入者为66%,远低于高收入者28个百分点(见表3)。

4、“报销比例”高、低收入者评价落差明显。低收入者的满意度不足三成,且与不满意度持平;而中等、中高、高收入者则评价正面明显,满意度超过不满意度2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4)。

5、“定点医院范围”高、低收入者评价差异显著。低收入者持明显负面评价,不满意度高出满意度达13个百分点;相反,其他群体持正面评价,其中高收入者满意度远超不满意度34个百分点(见表5)。

6、“报销病种范围”高、低收入者评价性质相反。低收入者满意度不足20%,远低于高收入者24个百分点,评价负面(见表6)。

7、“报销方便程度”低收入者评价显低。低收入者满意度较高收入者低17个百分点,且不满意度接近三成,在所有人群中最高(见表7)。

二、不同谋生方式村民的评价

在所有10项指标中,不同谋生方式村民评价存在差异的仅有“报销比例”、“报销病种范围”、“定点医院范围”3项,其他指标评价基本不存在差异。

1、“报销比例”务农者、做生意者评价差异明显。务农者满意度远低于做生意者16个百分点;且不满意度较高,为25%,即四人中有一人不满(见表8)。

2、“报销病种范围”做生意者与务农者、打工者评价反差。做生意者评价甚好,满意度达四成,远高于不满意度24个百分点;而务农者和打工者评价显低,满意度不足三成(见表9)。

3、“定点医院范围”务农者评价较差。务农者满意度较做生意者低近10个百分点,且不满意度过三成,评价较差(见表10)。

总的来看,“新农合”能“保住”大部分农村村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及务农者;但两个群体对与保障水平相关指标的评价显低甚至负面,可见在“保足”的程度上仍有待提升。


 

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报告数据源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1年10月份进行的““2011年广东省农村医疗保障村民评价”调查。本调查对全省所有市县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范围覆盖各地市和县50%的镇区以及各镇区中30%以上的农村。总样本为1505位年龄在16至65岁的村民。在95%的抽样置信度下,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2.5%。

本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法收集数据。抽样框以民意中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居民电话访问源码库”建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家庭电话号码为样本。调查中同时采用“生日法”,邀请被抽中家庭中生日最靠近访问当天的成年人接受电话访问,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的农村村民,符合广东省农村人口基本特征。

调查由受访者对指标进行“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评价选择,并以满意度、可接受度、不满意度进行评价特性分析。满意度为“满意”与“比较满意”之和;不满意度为“不太满意”与“不满意”之和;可接受度为“满意”、“比较满意”与“一般”之和。安心感,指表示“安心”、“比较安心”、“一般”的比例之和;不安心感,指表示“不太安心”、“不安心”的比例之和。

本次报告着重分析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谋生方式村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评价特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依照其自身主观判断,划分为高、中高、中等、中低、低收入五种。农村居民的基本谋生方式分为三类,分别是务农者、打工者、做生意者。务农者为纯种植业者、种养兼营者、打工兼农者、做生意兼农者;打工者为主要靠打工谋生的人;做生意者为主要靠做生意谋生的人。

除了抽样误差之外,问卷用语及实际操作均可能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如加大误差或引起偏见。

具体抽样方法请参见中心网站(www.c-por.org)上“我们的方法”;完整数据请查阅中心网站“数据库”。

(项目负责人:张晓浩;执笔人:张晓浩、赵凯航)


 

[①] 以下所有指标的评价总体,均为“新农合”参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