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民调报告

社会服务民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民调报告>家长看教育收费问题

家长看教育收费问题

发布日期:2000-9-27  
 
       虽然子女的教育是父母最为费心也是最舍得花钱的一件大事,但日益上涨的教育费用还是让一些家长开始感到为难。2000年秋季开学前,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市八个区(番禺、花都除外),对500名家长进行了一次有关目前教育收费的专项民意调查。

调查表明,对于目前子女的教育费用,家长们大多认为“偏高”,其中,认为“高”与“较高”的人分别占16.4%和47.3%,超过了六成,余下的家长则均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偏低”。同时,高收入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相对较大,因而,认为子女教育费用“偏高”的除了低收入的家长外,其次就是高收入的家长,最后才是中收入的家长。

目前,有点“偏高”的教育费用,还真让一些家长“有点吃不消”。调查中,表示对子女的教育费用“完全可以应付”的家长仅有两成半,大多家长只能“勉强应付得了”,一成的家长甚至感到“难以应付”。当然,高收入的家长在应付子女的教育费用方面要比中、低收入的家长潇洒、轻松得多,他们中完全可以应付的人有将近五成,但在中、低收入的家长中就仅有一至两成。那么,子女的教育费用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呢?调查表明,大多家庭是靠平时的储蓄,其次是想办法多赚点钱,通过其他途径如亲友资助、借贷或银行信贷的家庭均很少,总共仅有不足一成。

学生的教育费用大部分是由学校收取,那么,目前学校的乱收费现象是否严重,在社会上的反应如何?调查结果表明,对于目前学校的乱收费现象,近一成的家长认为“非常严重”,近四成的家长认为“比较严重”,也就是说,反映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乱收费现象的家长将近一半。另外逾一半的家长大多认为学校乱收费现象的严重性“一般”,认为“不严重”的家长则有8.5%。看来,目前学校的乱收费现象在家长中的确有所反映,但还不至于很强烈。在我们的调查中,家长列出的学校乱收费项目不下20种,其中以校服、杂费、赞助费、餐费、报刊订阅费、学校基建和校舍维修等收费项目最受家长质疑。有些家长反映,从一些小的收费项目就已经可以看出学校的乱收费行为,比如,有的学校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要交钱由学校统一购买练习簿,但书簿的售价却比外面商店的零售价还要贵,由学校大批量购回的东西卖给学生的价格却比零售价还要高,这难免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从家长列出的学校乱收费项目竟达20多种的情况说明,一方面一些学校的确存在乱收费的行为,另一方面,目前学校的收费不仅缺乏监督和透明度,与家长的沟通也远远不够。

调查还表明,面对客观存在并且所费不菲的择校费、赞助费,家长们虽有微词,但由于家长们普遍存在“孩子只有一个,教育是件大事,更要好好培养”的迫切心情,在承受得起的情况下他们大多还是会积极寻找机会让子女进理想中的学校。调查中,对择校费、赞助费的存在表示反对的家长超过了七成,认为这也是学校的一种乱收费行为的家长也有近七成,在人数上比1998年同类调查的四成多有明显增加。但表示会积极寻找机会即使交费也要让子女进理想中的学校的家长却有增无减,1998年有五成半,此次调查则上升到近七成。虽然这里面大多家长只是表示“承受得起就会”,但愿意掏出万元以上的家长在这七成的人当中还是占了近四成,有子女现就读于小学或初中并且是中高收入的家长在这方面更是舍得。总的来讲,有预备交赞助费的家长平均可以拿出8200元。具体来讲,有子女准备读幼儿园的家长平均可以拿出6000元,有子女准备读小学的家长平均可以拿出8200元,有子女准备读初中的家长平均可以拿出8600元,有子女准备读高中的家长平均可以拿出9500元。调查时,家长们表示,在目前重点学校“重点”效应依然明显、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事实面前,赞助费、择校费的存在确实有其暂时的合理性,家长虽不接受但能理解。既然如此,赞助费、择校费和赞助名额不如彻底公开化,使学校收得在理,家长交得明白。

在求学的各个阶段,上大学的费用支出无疑是最大的,对于高校收费标准的变化,家长们给予了极大关注。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国家和学校的事,所需费用应由国家、学校和学生三者共同承担,所占比例接近九成。可见,“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阶段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理应付出相应的经济成本”这种教育模式已逐渐被老百姓接受。但谁应承担多一些,家长们还有一番争论。总的来说,六成的家长还是认为国家和学校应承担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承担小部分,四成的家长则看法相反,对交钱上大学的适应能力更强、准备更加充分,认为应由学生和家长承担大部分。

那么,目前各地高校一年3000~6000元的学费标准,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还是已经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调查表明,尽管交费上大学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上浮的大学学费,还真让家长们有点发愁。目前来讲,4000元左右的大学学费已经是家长们所能承受的极限,更别说5000元甚至是6000元。

调查中,对于今年各地高校普遍4000元以上的收费标准,家长们大多认为“偏高”,所占比例将近七成,另有三成的家长认为“一般”,没有一个家长认为“偏低”。对于目前的大学收费标准,表示家里“完全承受得了”的家长仅有不到一成,剩下的家长大多只能“勉强承受得了”,并有两成的人表示“承受不了”。

那么,家长们可以接受的大学每年的收费标准是多少呢?调查表明,家长们最高的可以拿出1万元,最少的只能拿出1000元,平均为3400元。据《工人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每年培养一个文科大学生需1.2万元,理工大学生需1.5万元,医学、艺术等特殊学科的培养费用会高一些。如果以学生交纳的学费占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平均成本比例看,3000~4000元的普通高校学费标准基本上已经占到了1/3左右,已经达到国家确定的学生自行承担全部培养费用的25%的比例水平。从家长可以承受的最高学费标准看,目前的高校收费标准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有所超出。这还是在全国收入水平较高的广州。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及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讲,筹钱上大学将更不容易。如何既尽快摆脱高等教育的福利型模式,又保证贫困学生有书读,应引起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调查还表明,在交费上大学已成现实的今天,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的收费标准,已影响到部分家长要求子女选择相对冷门的学校或专业。调查中,明确表示“会”要求子女选择冷门学校或专业的家长超过了一成,有12.3%,另外还有38.2%的家长有所动摇,表示将视具体情况而定。虽然这部分家长是以中、低收入者居多,但已表明目前日益上涨的大学收费实在令一些家长头痛。学生的培养成本如何构成,应当承担的合理比例应是多少,国家有关部门是否有过充分论证?越收越多甚至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的大学学费确定能否公开化,在执行前能否多听听社会各界的意见?这些都是家长在调查中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希望教育部门能及时给予沟通。

面对日益上涨的教育费用,家长又将如何应付?调查表明,家长大多仍会节省开支,或想办法“炒更”、投资,以存多点钱,也就是说,家长们将主要通过增加储蓄来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另外,虽然目前银行的教育信贷只叫好不叫座,但可预见,教育信贷这项服务将越来越受欢迎。调查中,已有超过一成(11.3%)的家长表示将考虑通过银行的教育信贷服务供子女上大学。

从调查中家长表现出来的承受能力看,高校收费标准的上调空间已经极为有限,近几年来每年一直都以较大幅度上浮的高校学费在明年又将如何调整,这是调查结束后家长们留下的一个最大“问号”。“明年上大学又要交多少钱?”正在成为人们议论、关注的另一社会热点。

                                                        (家长看教育收费问题调查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