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专   题

城市状况民调专题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题>201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

201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
——201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民调报告之一

发布日期:2011-12-27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12月进行“201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民调,这是自1990年以来对该项目所进行的第34次追踪调查。本调查根据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人口比例进行配额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1006位市民。

本民调为公众对客观状况的观察性评价,而非个人生活的体验性感受。总结多年的民调实践,本年度指标体系做了新的调整:设置了“民生安全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社会服务状况”、“市政状况”、“政府工作状况”六大基本类别,按不同类别分别设置了40项指标。

报告着重从市民整体、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等角度了解市民对广州城市状况的评价。本报告为该项民调的开篇,介绍市民总体评价特征。 

市民评价的特点

一、市民总体评价较好。首先,有37项指标市民持“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评价的比例,超过受访者的50%;其次,满意度超过不满意度3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为24项,占总指标60%;再次,满意度超过五成的指标有7项,不满意度超过五成的仅两项。

分领域来看,市政状况、社会服务状况的市民评价最好;民生安全和社会状况评价尚可;而经济状况和政府工作状况的市民满意水平普遍偏低。

在40项指标中,市民满意度最高的指标集中在社会服务及市政状况上,前三位分别为“供电状况”、“新闻传播”、“供水状况”,满意度均过70%;不满意度以“物价水平”最高,达64%;居次的“贫富差距程度”为59%;再次则为“社会公平”。

较上年可比的22项指标中,满意度增幅最大的为“公共交通服务”和“市容卫生”,分别为15和10个百分点;减幅最大的为“广州经济发展”和“政府政务公开”,分别为12和8个百分点。

二、民生安全状况评价尚可。民生安全是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本次民调设立了4项指标,数据显示,“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三项指标满意度虽不高,但均超过不满意度10个百分点及以上,评价正面;反之,“消费安全”不满意度达37%,远超满意度15个百分点,评价明显负面(见表1)。



三、经济状况市民评价差。首先,本次民调不满意度最高的指标均为经济事项;其次,8个指标中,5项的不满意度超过了满意度,呈负面评价。相比而言,“广州经济发展”评价较好,但满意度也仅为46%(见表2)。



四、社会状况市民评价分化。“社会和谐”、“社会秩序”满意度均过四成,远超不满意度近30个百分点;但“社会公平”的满意度仅18%,不满意度较突出,在本调查中排位第三,远超满意度20个百分点;“社会道德”、“社会诚信”评价不高,满意度与不满意度水平接近(见表3)。



五、社会服务状况评价明显为好。6项指标有5项评价正面,“新闻传播”、“公共交通服务”及“文化娱乐”的满意度达到和超过五成。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不满意度达33%,是社会服务方面唯一超过满意度的指标(见表4)。



六、市政状况市民评价最好。调查设置的所有指标满意度均超过不满意度,满意度超过50%的占一半。其中“供电状况”、“供水状况”满意度之高,分列本调查一、二位。“市政排水”和“道路通行状况”是市民评价最差的市政事项,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均接近三成(见表5)。




七、政府工作状况评价偏低。首先,调查设置的9项指标,7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不过三成的低水平,“政府廉政建设”的满意度仅17%,是本项调查满意水平最低的指标之一。其次,“政府办事效率”、“政府工作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廉政建设”不满意度均为三成,超过了满意度,呈负面评价。“公众舆论监督”、“公民权利状况”评价尚可,满意度高于不满意度分别为16和8个百分点(见表6)。


市民评价的变化

本年度调查的抽样覆盖广州12个区和县级市,采用电话访问;而2010年的抽样覆盖仅六个中心城区,采用入户访问。基于此,民众评价变化的对比采用对应六区的数据,与上年可对比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市政和社会服务的市民评价提升,经济和政府工作评价下降。市民的满意度增加以“公共交通服务”居首,增幅达到15个百分点,“市容卫生”其次,增幅达10个百分点;而满意度减幅最大的为“广州经济发展”,达12个百分点。

——市政状况评价趋好。“市容卫生”、“市政建设”评价好转显著,前者满意度显著增加10个百分点,后者不满意度大幅减少18个百分点;因瓶装气涨价幅度大,“燃气供应”满意度有7个百分点的减幅(见表7)。



——公交服务的市民好评显著提升,医疗、教育满意水平下降。在全部可比指标中,“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增加15个百分点,升幅最大;“文化娱乐”、“新闻传播”的满意度也分别有7和5个百分点的小幅增加。但与此同时,“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活动 ”满意度下降(见表8)。



——社会治安评价下降,生态环境评价上升。与上年比较,“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减少了6个百分点,这是5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社会保障”不满意度减少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增加5个百分点(见表9)。




——民众对“经济发展”的观感显著下降,满意度10年来首次跌破50%。“广州经济发展”的满意度较上年大幅减少12个百分点,为全部可比指标降幅最大的;同时“物价水平”评价持续恶化,不满意度在58%的高位上又增加6个百分点。“居民就业”评价虽有所好转,满意度增加8个百分点,但满意水平仍不足三成;“保障房供应”虽不满意度下降,但“不清楚”比例增多(见表10)。


——政府工作评价转差。最明显的是“政府政务公开”,由满意度高出不满意度13个百分点,质变成不满意度高出满意度;“政府廉政建设”、“司法公正”、“政府办事效率”满意度在上年市民评价已经甚低的情况下,本年又分别有3-5个百分点的减幅(见表11)。




结  语

——对广州城市的基本状况,市民有着多方面的接受评价和满意评价,尤其在市政状况和社会服务方面。

——物价、就业、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社保、治安、消费安全等民生的传统事项,民众满意水平不高,评价改善不明显,还需持之以恒的“惠民”。

——发展的成果让市民共享,是日显重要的命题。市民对“广州经济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取决于从小日子里感受到、分享到活生生的“发展”,而不是听起来令人兴奋的数据。

——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适应民众的期待,更要注重民众的期待在不断提升。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与GDP的增长,是同样重要的。

 


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报告数据源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1年12月份进行的“2011年度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调查。本调查根据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人口比例进行样本量配额,配额细化到广州市区、县级市一层,样本分布评估也以区、县级市一层为准,总样本为1006位年龄在16岁以上的广州市居民。在95%的抽样置信度下,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3.1%。

本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法收集数据。抽样框以民意中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居民电话访问源码库”建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家庭电话号码为样本。调查中同时采用“生日法”,邀请被抽中家庭中生日最靠近访问当天的成年人接受电话访问,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城镇居民,符合广州市人口性别、年龄基本特征。

调查由受访者对指标进行“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评价选择,并以满意度 、可接受度、不满意度进行评价特性分析。满意度为选择“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之和;不满意度为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之和;可接受度为选择“满意”、“比较满意”与“一般”的受访者比例之和。

除了抽样误差之外,访问用语及实际操作均可能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如加大误差或引起偏见。

具体抽样方法请参见中心网站(www.c-por.org)上“我们的方法”;完整数据请查阅中心网站“数据库”。

     (项目负责人:刘荣新;执笔人:张晓浩)


    附表